pcr試劑盒只是用來“放大”DNA的小工具,為什么說它能給基因調控機制提供線索?道理很簡單:調控研究首先要“看見”基因和它們的變化,而pcr試劑盒讓原本極微量的DNA、RNA變得足夠多、足夠清晰,科學家才能讀出調控的細節(jié)。下面分三點說明:
1.讓“開關”狀態(tài)看得見
基因調控的核心是“什么時候開、什么時候關”。細胞里的mRNA量直接反映開關狀態(tài),但單個細胞里的mRNA極少,用常規(guī)方法測不到。帶逆轉錄步驟的rt-pcr試劑盒把RNA轉成cDNA,再擴增到可檢測水平,科研人員就能通過產(chǎn)物量判斷某基因在特定時間點是否被激活。例如,比較正常細胞和藥物處理細胞的mRNA量,即可發(fā)現(xiàn)藥物誘導或抑制了哪些基因。
2.讓“微調”幅度測得準
調控不只是“開/關”,還有“開多大”。實時熒光PCR(qPCR)試劑盒在擴增過程中實時采集熒光信號,可精確計算起始模板數(shù)量,誤差常小于2倍。這樣科學家就能量化轉錄因子過表達或RNA干擾后目標基因的變化幅度,進而構建劑量-效應曲線,找出調控強度與表型的關系。
3.讓“位置”和“結構”信息保留下來
傳統(tǒng)PCR擴增后只能得到產(chǎn)物長度,但新一代試劑盒加入了高保真酶、帶修飾的引物或可斷裂探針,可在擴增同時保留甲基化位點、突變點或可變剪切信息。如亞硫酸氫鹽處理后的DNA,經(jīng)特殊PCR擴增,可檢測啟動子區(qū)甲基化程度,揭示表觀遺傳調控機制;再如,利用跨越外顯子-內含子邊界的引物,可分辨不同剪切變體,從而發(fā)現(xiàn)剪切因子如何微調蛋白功能。
pcr試劑盒本身不做調控,卻像“放大鏡”和“計數(shù)器”,把基因表達、修飾、剪切等微弱信號放大到可測范圍,讓研究者得以追蹤基因調控的全過程。沒有這一步,后面的機制研究就無從下手,所以說它為基因調控機制提供了關鍵線索。